学院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舞蹈界专家莅临我院作论坛交流 ——新时代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展望

更新时间:2021-05-06文章作者:yywd 文章来源:音乐舞蹈学院点击次数:485

    本站讯(特约通讯员 谢婷婷430下午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度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张晓梅教授以及国家一级编剧、傩舞专家余达喜研究员莅临我院作学术论坛。我院党政领导与全体舞蹈教研室师生一同聆听观摩。论坛由音学院副院长丁庆致欢迎辞,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度教授主持,四位专家围绕“新时代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展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互动交流。本次论坛由宜春市文联、宜春学院科研处、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主办,宜春市舞蹈家协会承办。

 郭磊教授通过提出“后疫情时代,舞蹈应该如何面对世界和人类发展?”这一问题,指出当下的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缺文化、缺系统”的问题,因而将思政教育、美育教育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学中是极为必要的,例如北舞的“为人民而舞”系列作品展播、民间舞系《沉香》系列演出等都是对红色经典的学习、对传统舞蹈文化的延续,在此过程中,艺术教育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光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新时代的高校舞蹈教育应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高度教授指出,舞蹈的理论、实践、创作、教育、传播等一系列问题在面对当下的时代应该如何发展,是身为舞蹈人应该始终思考的问题。而创作又是艺术的最高阶段,任何艺术创作往往离不开“传统”,舞蹈人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身边的艺术,将民间“传统”通过艺术创作与当代进行勾连。同时还引用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中对原始舞蹈的阐述,让大家更清晰地认知传统舞蹈,启示舞蹈人在传统与当代的连接中,要更为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文化轨迹”、“文化语境”、“文化限阈”等关键词的具体所指与内涵,这样才能产生创作的源泉。

 张晓梅教授指出,创作朝鲜族舞蹈《扇骨》是源于对朝鲜族舞蹈文化的深入浸泡,以及时间的打磨和专注的视角,启示大家民间舞的创作应从民间传统文化中挖深挖足挖满,看到传统的能量,让它们能够在自己身上生根,再对其进行整合、再造,同时告诫大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不能急于求成,要打好根基。并表示两校之间将进行更多更深度的合作与交流。

 余达喜研究员首先肯定了音舞学院多年来的办学成果,对我院舞蹈学专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也肯定了音舞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是具有前瞻性的举措。此外,还强调了民间舞“文化空间”的概念,指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所、特定的环境中发生活动才叫“文化空间”,并从专业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宜春地区的“非遗”舞蹈文化,为研究区域性“非遗”舞蹈文化提出了建议,指明了方向。

 舞蹈专业师生与四位专家进行现场互动。缪从军老师、谢婷婷老师分别从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课程教学改革、当下舞蹈现象等方面向四位专家提问,引发思考。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从专业学习的角度向专家们提问。在此环节中,高度教授边说边舞、声情并茂地为师生们答疑解惑,极具感染力,张晓梅教授更是在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示范,引起阵阵欢呼掌声,气氛热烈。

 论坛最后,我院副院长丁庆作总结发言,对四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期待未来两校之间能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推动我院舞蹈学专业的发展。


编辑:江雪  

审核:刘培发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